永遠別在兄弟姐妹面前「隨口說出這5句」!你會後悔一輩子
兄弟姐妹是流淌著相同血液的親人,可再深的情分也經不起言語的傷害。有些話像長了倒刺的鉤子,說出去容易,收回來難。記住,親人面前話到嘴邊留三寸,才能守住這份血脈的和氣和感情。今天,就和大家分享5句「絕不能對手足說的話」!
一、別翻舊帳:「爸媽當年偏心你!」
父母養育幾個孩子,難免有照顧不周的時候,也許老三體弱多病,多吃了幾片肉,老二念書成績好,就多獎勵了幾個小禮物。這些往事就像老房子的牆皮,硬要揭下來,只會落得滿手灰。鄰居有對姐弟就栽在這句話上,弟弟說爸媽給姐姐金鐲子當嫁妝,姐姐哭訴當年為了讓弟弟上學,自己早早就輟學打工,最後老母親抹著眼淚說:「真要算明白,我這當媽的,連活著的資格都沒了。」
《增廣賢文》勸道:「不痴不聾,不做家翁。」父母的偏心是天底下最難斷的官司。記住三件事:父母的恩情不是天秤能稱的;翻舊帳傷的是活著的人;親兄弟算清這筆賬,往後連個說家常的人都沒了。
二、別當面催債:「借我的錢什麼時候還?」
錢在骨肉至親面前,就是把雙刃劍。親戚家就發生過這樣的事:哥哥當著全家人的面說弟弟,三年了連利息都不提,弟媳當場把存摺拍在桌上:「明天銀行開門,就一分不少還你!」從此兄弟倆過年過節,都分開回老家。《論語》說得實在:「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。」處理錢財記住三條鐵律:借錢主動寫借據是對雙方的保護;催債要在人後單獨說;真遇上賴賬的,就當這錢給親人救急用了。要明白,掙得回的是錢,掙不回的是情分。
三、別插手家事:「你老婆/老公真不懂事。」
你覺得姐妹的老公不會辦事,兄弟的媳婦不會持家,可人家到底是同睡一個被窩的夫妻。你的「好心提醒」,在他們耳朵裡、就是挑撥離間。鄰居家大姑就因為說弟媳「給孩子買太多玩具」,導致小夫妻吵到要離婚,弟媳撂下狠話:「日子是我倆過,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!」明明是至親姐姐,卻成了人家眼裡的「外人」。
《禮記》早就警告過:「不失口於人。」牢記三個準則:看不慣就當自己眼瞎;忍不住就誇對方配偶的優點;實在要勸,也得說「我覺得這樣對你更好」。兄弟姐妹的夫妻關係,越摻和越亂。
四、別只記功勞:「要不是我幫你,你早完了」
這話說出來,恩情立馬變仇怨。20年前幫忙找工作的人情,10年前幫著帶孩子的情分,本該是溫在心裡的熱湯,硬要端出來炫耀,就成了搜刮利息的借據。朋友的嫂嫂總愛說:「當年你哥給你出了買房頭期款」說到第三年,妹妹把房子賣了還錢,哭著說:「這錢還你們,誰也不欠誰了。」《圍爐夜話》點破真相:「知足常樂,終身不辱。」施恩要認準三個道理:幫人別求報答才能結善緣;提一次恩情就減三分情義;真正的恩情是人家主動記著,不是你追著討要。
五、別攀比兒女:「我家孩子比你家的強」
比孩子是天下最蠢的事。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,你的孩子考上重點大學,他的孩子學會修汽車,都是在過日子。你今天說「我女兒當了公務員」,他明天就能還你一句「我兒子創業當老闆」。親戚聚會時,有對兄妹就是這樣鬧翻的,哥哥炫耀兒子考上研究生,妹妹馬上接「我女兒年薪130萬」。好好的團圓飯,最後變成較勁的擂台賽。
《詩經》里寫透了親情:「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」記住三個對比準則:孩子有本事是家族共同的福氣;孩子暫時落後要多幫忙;真要誇自家孩子,記得帶一句「都是兄弟姐妹們幫著帶出來的」。人這輩子,最不該在三個地方說狠話:病床前、墳頭上、兄弟姊妹眼前。心裡再不痛快也要記住:遇事別急著表態,等火氣消了再說;拿不準的話就當自己啞巴;說完再補十句,也抹不掉那句傷人話。老祖宗說「三年學說話,一生學閉嘴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兄弟姐妹的情分,說到底是互相給台階、互相裝糊塗。等父母都走了才懂,能說起小時候偷吃挨打的人,能回想父母模樣的,只剩這幾個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人。別讓幾句話,壞了兄弟姊妹之間的情分。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