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若大方,必折福」:對這幾種親人太大方,會害了你

送兒女一程,是真愛,但是送一輩子,肯定是異想天開,是愚昧。

有一個叫楊鎖的男人,八零后。他被大家稱為「最懶的人」。

從小到大,他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。

父親過世之後,母親含辛茹苦地養家,仍舊沒有逼著他去勞動。

不可思議的是,他可以躺下來吃吃喝喝,上廁所都懶得去,就在房間里處理。

母親過世后,他生存的能力都沒有,中年夭折。

《三字經》里說:「養不教,父之過。」

那些不讀書,也不學技能,連做飯、洗衣服之類的家務也學,這是留下一個巨大的隱患。

父母的愛,太大方,就是溺愛,就是在培養敗家子。

真愛是帶著薄情的,會逼著兒女獨立,學到謀生手段。


Advertisements

03

對「短見」的父母:管得了三餐,管不了所有。

百善孝為先。我們都把孝道當成幸福。

可是有的父母,真的不值得孝順。他們往往是短見的,得過且過,未來看不到陽光。

父母中年的時候,就勉強維持生計。兒女成年之後,就開始討要生活費。

當父母到了六十歲之後,就完全不幹活了,什麼都靠兒女。

做兒女的,給了父母吃喝,住的地方,卻沒有辦法給父母所有。一方面是兒女自己要生活,無法完全承擔父母的生活開銷;一方面是兒女可能失業,一點收入也沒有。

很多中年人,在孝順上,心有餘而力不足。

現實情況說明,養老靠兒女,但從來不是賴上兒女。在有幾個兒女的情況下,不能賴上那個最老實的。

還有自己的心態,兒女是愛莫能助的,只能自己調整;身體狀況,兒女沒有辦法把握,老人自己掂量。

Advertisements

聰明的父母,一定會想辦法退休,起碼會給自己一份存款,一些晚年謀生的手段。

就是農村的老父母,也會管好一畝三分地,減少生活開支,也給自己兩間老房子。擺正心態,靠自己,兒女孝順是另外的福氣。


04

親人關係再好,也請收起你的大方。

《走到人生邊上》中寫道:「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,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;你稍有才德品貌,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;你大度退讓,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。」

你的大方,換不來一句謝謝,無法促進一個人的成長,那就算了。

對兄妹,借急不借窮。

對孩子,授漁不授魚。

對父母,贍養不包養。

一輩子,我們也僅僅可以做到問心無愧,無法做到每個人都滿意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