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國被滅!劉禪寫下「三個字」 司馬昭看後饒他一命,眾人不解 司馬昭:反過來讀
在三國那段歷史,烽煙的背後是歷史的蒼涼,也曾留下過許多的遺憾。比如諸葛亮鞠躬盡瘁為劉備實現復興漢室的願望,卻終結在劉禪的手裡。我們對劉禪的評價,大都是扶不起的阿斗。可是就是這樣的廢材,司馬昭為了自己天下安穩依舊選擇殺之而後快,卻被劉禪刻在門上的三個字徹底打消了念頭。
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,關於劉禪其人,除了「扶不起的阿斗」這句話耳熟能詳外,「樂不思蜀」這個詞語也是由劉禪創造出來的。孟達是這麼評價劉禪的:「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,有識之人相為寒心。」而司馬昭更是認為「人之無情,乃可至於是乎!雖使諸葛亮在,不能輔之久全,而況姜維邪?」
由此可見,劉禪真的是個貪圖安逸又昏庸無能的人。但他真的如表面大家所看到的這樣嗎?倒也不盡然。能夠在諸葛亮去世之後,穩定蜀漢的政局,在蜀漢滅亡以後,明哲保身,全身而退,可見他是有一定的謀略的。
諸葛亮去世後,劉禪為了防止一權獨大的局面出現,便在職位權責安排上,使臣子相互牽制,而自己在臣子之間制衡,將權力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手中。這其中的手段和謀略頗耐人尋味。
關於司馬昭,相信大家腦中馬上想起的就是: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司馬昭其人,城府頗深,陰險狡詐,劉禪能夠在其中斡旋,安然於世,便可見他的智慧。
滅了蜀國的司馬昭,為了向天下人彰顯自己的仁德,讓更多民心歸順,並沒有殺掉劉禪及那些蜀國重臣,反而是給予他們很好的待遇,日日歌舞昇平飲酒作樂,但舉動時時刻刻受到司馬昭的監視。
有日司馬昭設宴,囑咐演奏蜀中樂曲,並以歌舞助興,想要藉此試探劉禪。不料劉禪沒有像那些蜀漢舊臣一樣想起亡國之痛,痛哭流涕,反而說出了驚世駭俗的「此間樂,不思蜀也」。司馬昭聽了以後非常高興,暫歇了對他的殺心。
但是生性多疑的司馬昭不可能完全打消疑慮,依舊試探劉禪,並派人時刻監視他。司馬昭將劉禪安置在一間宅子裡,劉禪在入住不久以後,便在院門口上提了一塊匾額,上面寫著「中山寨」。
被派去監視劉禪的人將此事彙報給司馬昭,司馬昭聽了以後撫額大笑,徹底打消了對劉禪的殺心。原來,將「中山寨」三個字倒過來念,便是「寨山中」,即諧音「在山中」。劉禪很明顯的向司馬昭展示自己投誠的態度,表示自己想歸隱於山中,不想復國。這個舉動也側面佐證了自己「樂不思蜀」的態度。
單單三字就可以完全打消像司馬昭這麼多疑的人的疑慮,讓司馬昭安心,可見劉禪也並非像我們所說的毫無謀略。諸葛亮也曾誇獎其:「朝廷年方十八,天資仁敏,愛德下士。」
有人認為劉禪是一個庸君,他無能又不聽諸葛亮的勸告,是直接導致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。但能夠在國破家亡後,得以保全自己,兒孫也可以長大成人,誰又知這不是大智若愚的表現呢?
參考資料:《三國志》、《資治通鑒》